和力辰光轉戰創業板 《小時代》獨大暗藏隱患
stark 2016.07.12 19:28 創業板概念股
名噪一時的系列電影《小時代》不僅幫助郭敬明成功地實現了從作家到導演的過度,還讓背后的一眾制片方賺得盆滿缽滿,這其中就包括和力辰光國際文化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和力辰光”)。
B輪融資后,和力辰光出征新三板并在今年4月8日獲準掛牌,然而就在兩個多月后,和力辰光便退出新三板轉戰創業板。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和力辰光擬登陸深交所,發行不超過8220萬新股,并計劃將10.35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入到“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中。
從歷史數據來看,盡管影視制片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逐年下滑,但仍然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這其中來自《小時代》的電影銷售收入又扛起了和力辰光在報告期內(2013-2015年,下同)主營業務收入的大旗。過分依賴于《小時代》系列電影的盈利模式也讓和力辰光存在一定風險。
和力辰光與郭敬明
可以這樣說,從成立伊始,和力辰光便烙下了郭敬明的痕跡。
和力辰光的前身和力有限成立于2012年2月,前兩部《小時代》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幫助和力辰光在2013年便實現了1715.68萬元的凈利潤。
盡管四部《小時代》的豆瓣評分都沒有超過5.0,但這并不影響和力辰光從這個改編自郭敬明同名暢銷書的電影系列中獲得約2.64億元的電影銷售收入。
如今《小時代》雖已完結,但和力辰光與郭敬明的合作還在繼續,2016年6月初由郭敬明導演,芒果影視、和力辰光與最世文化聯合出品的《是!尚先生》在湖南衛視首播。
而郭敬明本人即是和力辰光的股東,2012年12月,和力辰光的實際控制人李力與郭敬明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雙方約定在《股權轉讓協議》生效且《小時代》系列電影順利上映后,李力將其持有的和力有限5%股權轉讓予郭敬明,如今郭敬明持有和力辰光4.05%的股份。
招股說明書還透露,和力辰光已同郭敬明簽訂合約,雙方就未來優先合作9部影視劇事宜進行約定,不包括已合作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以及《是!尚先生》,同時最世文化(郭敬明成立的公司)就由郭敬明擔任編劇、導演或最世文化擁有版權的作品與和力辰光進行合作,每一部合作作品應保證和力辰光擁有一定比例的投資權利。
樂視是大客戶
目前和力辰光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制作業務、影視營銷發行業務以及影視服務業務,在報告期內,影視制片業務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最大,但由于影視劇是一種非標準化的文化產品,存在適銷性等風險問題。為了抵消個別投資影片的票房對公司盈利狀況帶來的影響,和力辰光也在盡力發展其他業務,報告期內,制片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已從84.02%下降到46.02%。
2015年,和力辰光通過影視營銷發行業務取得了8621.56萬元的收入,僅次于影視制片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3.73%。2015年下半年,和力辰光從春天霍爾果斯、上海永州、上海鼎旺共計采購了6部電視劇網絡信息傳播權,這種版權運營的模式為和力辰光帶來7679.25萬元的收入,其中有四部電視劇的版權賣給了樂視。
樂視集團在2014年和2015年都是和力辰光的第一大客戶,和力辰光在2014年對樂視天津的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74.70%,2015年對樂視影業和樂視網的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重高達64.22%,其中樂視天津為樂視影業的全資子公司,而樂視影業和樂視網均歸屬于樂視集團旗下。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招股說明書發現,和力辰光的實際控制人李力在樂視影業中持股1.70%,且雙方約定,自2014年4月起6年內,樂視影業享有李力賦予的優先合作權,李力就優先合作的電影項目授予樂視影業一定比例的優先投資權和在中國大陸地區同等條件下的優先發行權。
除了版權運營,和力辰光還在招股說明書中多次強調會開展“風險監理業務”,通過對影視劇的拍攝風險進行全面分析與評估,選擇保險公司作為保險業務提供商,并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監督劇組的正常運營,協助排除風險。
2015年7月,和力香港與香港的MPIA共同設立子公司和力監理,并由和力監理于美國洛杉磯設立和力美國,未來擬以該等主體開展風險監理業務。然而,這些業務的實施能保證公司在沒有《小時代》之后還能保持原來的發展速度么?時代周報記者為此致電和力辰光的董秘翁志超,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
野心需資金支撐
影視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同時,由于影視行業的產品具有非標性、高風險、輕資產等特點,這也意味著從事影視行業的公司在銀行貸款等債務融資方面的渠道有限,只能通過自身積累或引入外部投資者等有限渠道實現融資。
僅僅在2015年,和力辰光就完成了兩輪融資,在4月和8月進行的A1和A2輪融資中,和力辰光共融到約2億元的資金。而在12月完成的B輪融資中,和力辰光共融到6.29億元,投后估值高達33.29億元。
盡管如此,仍然難以滿足和力辰光對資金的需求。2015年11月20日,和力辰光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披露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并于今年4月8日正式獲準掛牌,和力辰光也為此舉行了一場星光熠熠的答謝晚宴。
可就在兩個多月后,和力辰光就告別新三板轉戰IPO。其實,就在和力辰光征戰新三板的時候也在為IPO做準備,有媒體報道稱,公司在2015年12月底就向北京市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并于今年6月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當IPO申請在6月底被受理后,和力辰光便向股轉系統提出申請,公司股票自7月1日起暫停轉讓。
北大縱橫金融行業分析師蔡春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新三板市盈率低、流動性差、交易不活躍,公司價值也被低估。
目前,和力辰光的實際控制人李力通過喀什辰力和新余辰力控制公司57.83%的股份,而所有外部投資人均沒有任何一人的持股比例超過5%?,F任財務總監韓曉麗自2013年12月起就在和力有限擔任財務總監。
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和力辰光已儲備了一批較為優質的項目資源,在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投資的電影數量將從2015年的3部升至12-16部,電視劇(網絡劇)的數量將從1部升至10-14部。
單單的影視作品制作完全滿足不了和力辰光的野心,和力辰光的目標是“致力于打造成為IP增值與服務平臺,實現各方的盈利與增值”。目前公司共擁有5家二級全資子公司(其中一家注冊于香港)、7家三級控股子公司(一家注冊于香港)以及1家四級控股子公司(注冊于美國洛杉磯)。在短短幾年之內便在國內外開設如此數量的子公司是和力辰光發展迅猛的一個表現,但同時也加大了公司的管理難度,增加了管理風險。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招股說明書發現,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的員工總數僅為58人,其中管理人員僅為11人,公司如何對各子公司實行有效管理?如今公司的管理狀況是否會影響和力辰光的上市進程?時代周報記者聯系和力辰光的保薦人中泰證券,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
創業板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創業板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