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型城鎮化五年規劃出爐
題材挖掘機 2015.11.21 03:19 城鎮化概念股
在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城鎮化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成都也于昨日(11月4日)繪制出了未來五年新型城鎮化的規劃藍圖。據《成都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簡稱《規劃》)介紹,2014年成都市的城鎮化率達到70.4%,已從加速期步入了成熟期,并提出2020年達到77%的城鎮化率目標。成都市表示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從速度型轉變為質量并重型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兑巹潯诽岬剑鳛樗拇ㄊ 笆孜怀鞘小?,成都將形成“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為特征的大都市區城鎮形態格局,探索具有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昨日,成都市發改委官員表示,未來五年,成都要完成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有序推進人口城鎮化,強化城鎮化產業支撐,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推進城市文化永續傳承,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六大任務。
未來城鎮化藍圖浮現“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現實課題?!苯?,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解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時提到,在他看來,城鎮化是穩增長、調結構的一個黃金結合點。
昨日,成都市發布《成都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同樣提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城鎮化轉型發展”。成都市的城鎮化率2014年就達到70.4%,計劃到2020年達到77%,2025年達到80%。
年均增加1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于“已經由城鎮化加速期進入了成熟期”的成都,需要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并重轉變,同時,還需要由市內農業人口轉移為主向市內和市外人口共同聚集轉變,由中心城區單核集中向網絡城市群為特征的大都市區全域統籌轉變。
《規劃》提出,將圍繞“人的城鎮化”核心,以人口聚集化、產業聚集化、公共服務功能化為重點,加快推進“城市空間、城市產業、城市生態、城市管理和城鄉形態”的轉型升級,形成以“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為特征的大都市區城鎮形態格局。
昨日,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興軍表示,未來成都將強化城鎮化產業支撐,讓產業升級對城鎮化形成推動作用,“推進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服務功能的高端化發展,加快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的工業化進程,推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形成產城融合的發展格局。成都還將充分發揮創新創業對產業升級的驅動作用,塑造“成都創業、創業都成”的城市品牌,驅動城鎮化的轉型發展。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劉興軍表示,將“以市場化為導向,創新城鎮化的投融資機制”。具體來說,將以PPP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吸引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并計劃建立財政支持城鎮化發展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重點支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公共服務項目。
雙核共興、一城多市
按照《規劃》,成都將構建1個特大中心城(雙核)+8個衛星城+6個區域中心城+10個小城市+68個特色鎮+2000余個農村新型社區組成的市域城鎮體系,完善“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中心城“雙核共興”、衛星城“獨立城市”,是成都破解“城市病”的答案,這將成為疏散中心城區產業和人口的重要載體。
成都市建委村鎮處處長吳本虹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城鎮化形態格局,將打破單中心、攤大餅式空間拓展的模式。一些大都市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擴大,開始了“四環、五環、六環”攤大餅式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城市病。而另一些城市則提前做好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下轄的區縣中規劃產城融合,實現職住平衡,“人們不需要跑來跑去,就在獨立城市完成生活所需”。
由此,《規劃》提出,不僅在中心城推進中心城區與天府新區(直管區)的錯位發展,還要加快發展有效分擔城市功能的衛星城,形成縣域經濟增長極。事實上,這也契合了目前已攻克大城市病的都市的發展軌跡。
“在國外,大型城市周邊的衛星城主要依靠軌道交通。”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曾表示,軌道交通是建立與城市之間的聯系最有效的方式。吳本虹亦認為,成都的新型城鎮化,交通先行是重頭戲。
劉興軍提到,未來成都將完善市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強西部綜合交通主樞紐。其中,特別以大容量軌道交通為公共交通的骨干體系,鏈接中心城與衛星城,打造“半小時交通圈”。此外,未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也將形成“一市兩場”的國際區域性航空樞紐。加上出川的鐵路網絡、西部高速公路樞紐的建設,成都將成為對接西亞、南亞、中亞陸路運輸大通道。
城鎮化概念股:海螺水泥、金洲管道、偉星新材、尚榮醫療、鐵漢生態、桑德環境、東方園林、渝開發、津濱發展、延華智能、達實智能、達剛路機、普邦園林、碧水源、云南城投。
城鎮化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城鎮化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