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道富銀行計劃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區塊鏈技術的經濟效益
matthew 2017.03.09 07:02 區塊鏈概念股
區塊鏈即智能合約以其獨特的優勢性能,可以將數據用途與數據來源分開,同時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實用性及隱私性。比如價格指數對投資者的價值不言而喻,利用該技術就可以將全球支離破碎的信息整合起來,以低成本生成指數,更好地指導投資決策。并且就目前對市場參與者的調查,區塊鏈、人工智能及其他預測分析技術的支持率都很高,因此不妨結合三者的優勢,開發新的創新方案,為全球客戶送去巨大的實際效益。
如果你能對計劃購買的投資數據進行事實驗證,而這些數據卻是通過密碼驗證、不可篡改的區塊鏈證實過的,該如何?
你仍然會選擇購買嗎?
獨自管理大約全球11%金融資產的一家大型銀行正在探索其可能性。
繼上周美國道富銀行(State Street)發布區塊鏈等技術的長期價值評估報告,該銀行全球交易業務執行副總裁Lou Maiuri介紹了內部如何測試實現區塊鏈技術經濟效益的新方式。
他介紹了如何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從寶貴的客戶數據中獲得新的收益。
“任何不關注這些數據庫的人都會成為被套利者,都會失敗”。
比如,獲得銀行客戶許可,利用其交易數據手動生成價格指數,這是個“勞動密集型”流程;而設計一種算法,尋找一種數據模式,同時利用區塊鏈的加密設置保護客戶數據隱私;可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數據本身依然安全,而數據顯示出來的趨勢可以出售。
“理論上,你現在可以把所有數據放在區塊鏈上,我永遠不可能占用它,但我可以詢問該數據的相關問題”。
更快更低廉
不同行業、國家、客戶類型、全球資金流動等因素把銀行的數據變得支離破碎,Maiuri說他的小組目前在探索如何利用道富銀行的這類客戶數據生成價格指數,同時不透露客戶身份甚至他們的資產。
在實踐中,客戶可以用這個指數對比各個地區的市場或各種投資機會,搜索某個特定地理位置即將交易的共有基金或其他類型資產的比例。
道富已經編寫了一系列基準和指數,并出售給客戶,包括道富投資者信心指數(State Street Investor Confidence Index)、GX私募股權指數(GX Private Equity Index)以及短期私募股權投資指數(Liquid Private Equity Investable Index)。
盡管基于區塊鏈的指數可能還需要客戶的許可,然而相比現有方法,該指數生成過程更短,成本更低。
“我看不到數據內容,我不持有這些資產。對我來說,這是搭建數據庫的有趣的新方法,可以幫助客戶獲得利益,或者幫助你的股東獲得利益”。
憑感覺投資
然而目前的方法是,大多數人想象區塊鏈數據,因此這些投資決策就被限定在結構化數據范圍內,比如交易記錄,尤其是與分布式賬本有關的。
為了實現更加先進的投資決策分析,道富還探索如何整合區塊鏈技術與文本數據,了解人們對企業股票及其他投資機會的真實感受。
過去幾個月,道富一直在收集網絡數據,了解人們對客戶投資的看法。
除了區塊鏈研究,道富還在九月份發起了MediaStats項目。這個項目利用人工智能讀取三萬個數據源的非結構化數據以及大數據門戶網站提供的新聞、媒體報道、文本信息。
通過發現對現有企業及新企業的網上評論變化,道富已經利用該服務為客戶提供可行的投資機會。
Lou Maiuri
Maiuri說,也許可以學習一些公司的做法,為這些信心數據提供一個結構,將其和其他信息一并放進智能合約中,比如定價、估值、風險特征,用于提供新型投資建議。
比如,假設一個投資者擁有道富的幾百股零售股,“你收到的投資者信心信號就從非結構化變成結構化數據”。
長期價值
此外,為了利用各種科技給客戶提供長期價值,上周道富還發布了一份報告“Finance Remained”。
文中引用了道富贊助的其他報告內容,指出64%的財富和資產經理人表示希望他們的公司可以在未來五年內采用區塊鏈技術。50%公司稱期待五年內采用其他預測分析技術,49%希望采用人工智能技術。
道富并不是唯一探索區塊鏈、人工智能及預測分析技術創新整合方案的機構。去年四月份報道,IBM在進行相關試驗,僅數月后就成立了新的沃森人工智能中心(Watson),并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
一月份同時從事人工智能項目的道富新興技術中心主管說,目前正在進行的區塊鏈概念證明項目有10個。
Maiuri說,道富已經在銀行內部使用至少一個此類應用程序,目前正在尋找其他增加收入的方式,并利用區塊鏈取代大量中介機構,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
“分布式賬本的世界里,我們不需要第三方。我認為它可以給全球交易市場帶去變革和效率”。
區塊鏈概念股:萬向錢潮、恒寶股份、國民技術、新開普、新國都、海立美達、恒生電子、飛天誠信、御銀股份、贏時勝。
區塊鏈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區塊鏈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