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資管行業應從五方面推進供給側改革
stark 2016.07.12 14:45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
近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表示,基金業當前出現結構性失衡問題,資管行業亟需供給側改革。既要調整《證券法》和《基金法》的立法理念,也要加快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建設,設立以證券投資基金為投資標的的公募2號牌照,建設從基礎資產到集合投資工具再到公募FOF的資產管理三層架構體系,并鼓勵理財資金、養老金轉化為公募FOF產品。
洪磊介紹,公募基金已成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從投資業績看,公募基金業績優秀,為投資者創造了可觀的相對回報。公募基金在助力養老金保值增值方面也做出重大貢獻。目前公募基金也出現結構性失衡,遭遇發展困境。2012年以來,銀、證、保等各類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呈爆發式增長,但截至2015年末,其中運作最規范的公募基金規模僅占各類資產管理總規模的10.1%,約為8.2萬億元,公募基金專業能力被邊緣化。同時,基金業核心人才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同時,當前大量金融資產缺少長期安全、有效的投資渠道。
洪磊認為,資產管理業呼喚一場全面的供給側改革:
一是在法律制度方面推動統一立法,建立有助于資本形成和積累的稅收體制。調整《證券法》和《基金法》立法理念,《證券法》和《基金法》不能只是某類機構的法律規范,而應該是某類金融服務活動的法律規范。
二是加快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建設。銀行理財資金、投連險和萬能險在很大程度上是居民的養老錢,應當為這部分個人養老需求儲備的資金提供安全、有效的制度通道,使其發展為規范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
三是在監管層面鼓勵人才資本競爭。應鼓勵專業人士、民營機構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以證券投資基金為投資標的的公募2號牌照,為理財資金公募化提供制度通道,推動代銷機構轉型為真正的募集機構;推動理財資金轉化為公募FOF產品,化解非標業務、通道業務潛在風險;推動理財資金轉化為長期投資,促進專業機構投資者隊伍的發展。
應研究設置投資顧問牌照,允許符合條件的專業機構和個人從事投資組合管理服務。應支持符合條件的私募機構申請公募投顧牌照,為公募基金和公募FOF募集人提供投資決策咨詢和投資組合管理服務。應支持符合條件的專業人士申請個人投顧牌照,可組建小型團隊為公私募基金提供投資決策咨詢和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應建設從基礎資產到集合投資工具再到公募FOF的資產管理三層架構體系。公募基金應承擔起設立和維護穩定的集合投資工具的任務,打造適合不同市場周期的投資工具,形成“春、夏、秋、冬”完整產品鏈;由公募基金向養老金、理財資金設立的FOF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全面開發滿足養老、住房、教育等跨周期配置需求的投資產品,通過投資工具層面的分散投資化解非系統性風險,通過公募FOF的大類資產配置化解系統性風險。
四是在行業自律層面夯實行業信用,推動規范發展。
五是在基金管理公司層面完善股權治理和激勵約束,建設行業信用文化。公募基金管理人應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引入專業人士、核心人員作為基金公司股東,增強他們在公司經營發展中的話語權,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實施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將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遞延至3年內支付,培養投資管理人的風險控制意識,以及對公司和客戶利益的忠誠。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河北鋼鐵、杭鋼股份、西寧股份、重慶鋼鐵、太鋼不銹、羅牛山、雛鷹農牧、際華集團、華紡股份、孚日股份、魯泰A、宋城演藝。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