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更名“去地產化” 加速布局大金融
stark 2016.06.28 02:11 大金融概念股
隨著行業利潤整體下滑以及業績分化加劇,房地產企業進入深度調整轉型期。日前,一批品牌房企拉開更名的序幕,加速進軍金融業,地產金融化趨勢日益明顯。
6月16日,恒大地產公告稱,公司名稱由“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恒大集團”。業內認為,如今的恒大已不滿足于單純的地產公司稱謂,經過資本運作及多元化業務分拆后,“恒大系”上市公司集群已經成型,多元化產業布局更為清晰。
近年恒大在金融領域更是加碼布局,動作頻頻。今年4月,恒大增持盛京銀行股份至27.24%股權,成為盛京銀行最大股東,劍指消費金融牌照。恒大短短一年時間已經攬入保險和銀行兩個牌照,其金融觸角還涉及互聯網金融、保理等多個領域。
遠洋地產也于近期更名為“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據遠洋集團管理層介紹,在過去一年半時間里,公司將主要業務集中到一、二線城市,同時加速布局房地產金融的“遠洋資本”。
房企的更名除了企業戰略的調整以及企業股權變化等原因外,更是企業多元經營的策略體現。更名“去地產化”、紛紛撕去“地產”標簽,也是房企轉型的重要一步。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房企靠簡單拿地、賣地的做法很難獲得高利潤。去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升溫,但上市房企仍舊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122家滬深上市房企平均凈利潤率僅為6.8%,與2015年同期的10.3%相比,下滑了3.5個百分點。
房企正加速轉型進程。記者注意到,無論是項目的融資,還是自有資金的利用,房企都有金融化的趨向。除了部分規模房企外,泛海控股、金科集團、迪馬股份、星河集團、財信集團等多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均在加速布局金融平臺。在業界看來,撇開企業賺取利潤的動機,地產與金融的“聯姻”更多是拓展新融資渠道的嘗試。上海地區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房企布局金融產業,一是企業謀求利潤多元化,金融業利潤尚可,有利可圖,二是便于企業拓展新的融資渠道,三是有利于調整融資機構。
不過,業內同時提醒,房地產企業更應清醒認識金融業務的風險,包括對于發起設立金融公司面臨的審批難度較大、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投資中小型金融機構面臨的存在不良貸款等金融風險等。企業應從自身的發展戰略、運營模式和資本實力出發,審慎選擇適合自身的金融化路徑。
大金融概念股:安信信托、陜國投A、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江蘇舜天、美爾雅、弘業股份、高新發展、紫光股份、海泰發展、香溢融通、長江投資、浙江東日、金山開發。
大金融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大金融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