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特效成大片標配 創投青睞“電影化妝師”
stark 2016.06.28 00:38 創投概念股
在中國電影市場迅猛增長帶來后期制作需求膨脹的作用下,后期制作行業將從當前的自由競爭狀態快速過渡到松散寡頭狀態,將出現4家左右市場份額在10%以上的領跑企業。互補式的兼并將成為完成這一變化的重要方式。此外,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將更多嘗試反向收購海外特效企業。
大年初一上映的魔幻大片《大鬧天宮》票房飄紅,影片特效令人驚訝;如果說這部耗資數億的大片光后期制作就花費近5000萬,估計會讓更多人驚得合不攏嘴。而這就是當前影視后期制作的價碼。
國內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正悄然帶旺一個以往大家留意不多的產業——影視后期制作,這個此前幾乎由外國公司包攬的行業,如今國內的生力軍正在崛起。國內 “電影化妝師”群體正從幕后走向前臺,而最終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或許也為時不遠,2013年國內最大民營影視全流程后期制作公司天工異彩宣布成立,該公司在今年1月份拿到深創投領投的5000萬元風險投資;更早之前,因制作北京奧運會“卷軸”一舉聞名的北京水晶石也曾獲聯想投資注資成立水晶石影視動畫科技有限公司,著力發展3D影視特效動漫業務;國內另一家主做電影2D轉換3D業務的后期制作公司靈動力量,據說在此前拿到了風險資金的支持,但具體不詳;此外香港市場上明星謝霆鋒一手創建后期公司PO朝霆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
影視火爆帶旺
后期制作產業
每當有影視大片上映,激烈的槍戰鏡頭、奇幻的仙俠片段、炫彩的光影色彩……都會給觀眾帶來別樣的視覺享受,這些影視特效正日益成為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掏錢觀影的法寶,毫不夸張地說,影視特效成為賣座大片的“標配”。
出神入化的影視特效鏡頭,讓觀影的消費者充分感受了視覺藝術的無窮魅力。盡管大家都知道這是后期制作的結果,但卻很少有人真正明白后期制作到底包括哪些技術流程。
“電影拍攝完成后,劇組解散,電影進入后期制作階段。后期制作的主要工作包括鏡頭剪輯、畫面調色、特效制作、音樂制作、聲音合成、畫面聲音混錄等。后期制作完成后,交由洗印公司洗印拷貝,數字影片則不需要。”中國領先的娛樂產業信息咨詢機構藝恩咨詢高級分析師楊舒婷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剛剛參與對天工異彩投資的深創投北京紅土嘉輝基金副總經理張華也表示,在一般的電影后期制作當中,剪輯和視效方面應用較為廣泛,因為主要是電腦及服務器的投入,但制作出來的成品質量良莠不齊,“影視后期應用最能夠說明技術實力的是在毛發制作的精細程度,頂尖大片鏡頭中的頭發絲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參與投資天工異彩項目的關系,深創投剛剛完成對國內整個影視后期制作產業的盡職調查,“爭取通過盡職調查找到產業發展趨勢,進而通過資本與產業鏈整合做好產業布局。”張華如此回應深創投對于天工異彩5000萬元的領投行為。
風險投資對于國內影視后期制作的看好顯然不是憑空得出,來自藝恩咨詢的調研數據也佐證了他們的觀點——2012年中國電影后期市場規模約6.2億,特效市場規模約3.72億,主要來源于34部中等成本以上的國產電影,總投資規模約23.7億。單部影片后期制作投資規模約在1800萬,其中特效制作投資規模在 1100萬。動畫影片的后期制作和特效制作均較高,拉高了單片平均后期及特效投資。楊舒婷預計,2013年中國電影后期市場規模將超過12億,特效市場規模約7億。
張華則更愿意從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觀察國內影視后期制作產業的前景,在他看來,國內后期制作行業散、小、低、亂的態勢導致了國內電影后期技術品質、周期無法管控,造成影片制作方面臨較大的風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后期制作在產業內的重要性卻又逐漸突顯,但中國電影后期制作技術行業已明顯滯后于中國電影的整體發展趨勢,急需進行整合,建立規模化、工業化、標準化的生產工藝體系,所以市場上急需能提供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務的后期技術公司。張華稱,“整合后的天工異彩欲打造成為中國影視后期服務的首選標桿,深創投的投資即是為此布局。”
在張華看來,目前國內外的電影市場中,魔幻大制作普遍都有不錯的票房,國內市場“西游”系列電影的票房也充分說明了特效對于票房的號召力,未來國內會與美國等影視市場趨同,前10大票房的電影中估計60%都會是視效大片。據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3年間,3D電影中,動作、動畫、魔幻類電影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而上述類型電影中特效的運用顯然少不了。
大片對于影視特效等后期制作技術的運用,為后期制作公司帶來了不菲訂單——天工異彩副總經理王璇介紹,以《畫皮2》為例,其特效、調光調色、剪輯以及2D轉3D等完整后期預算在數千萬元,而天工異彩消化掉了其中的絕大部分。
“國內電影后期制作正處于由簡單的作坊式向正規集團軍轉變的過程中,屬于剛剛起來的時候,隨著電影市場的火爆,后期制作市場的繁榮是必然趨勢。” 王璇信心滿滿地表示。
與上述業內人士一樣看好影視產業鏈投資機會的還有德勤,該機構在2012年中國影視制作與發行行業投資報告中稱,通過長期對中國影視產業發展走勢與歷年投資情況,德勤認為,從整個影視產業鏈來看,值得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VC/PE)重點關注的點將主要集中在技術實力較強的后期制作公司、微電影制作公司以及衍生品設計等細分領域。
搶食后期制作
市場“蛋糕”
據楊舒婷介紹,目前國內影視后期制作市場,除了天工異彩外,還主要有視點特藝、中影數字制作基地、靈動力量等幾家。“其中,視點特藝是國際電影后期制作公司Technicolor的中國分公司,以高端著稱,但是近年視效市場萎縮,DI核心技術人員流失;中影數字制作基地是中影集團重點打造的后期制作基地,以設備先進、端到端一條龍服務著稱;而靈動力量主要參與國內影片3D業務,業務相對單一。”楊舒婷認為,相對來說,天工異彩由幾家公司合并后,業務互補,技術過關,價格適中,在DI、視覺特效及其他后期服務上均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證券時報記者還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深創投此前投資的麒麟網下設麒麟影視,曾與華誼兄弟[-0.33% 資金研報]合作拍攝賣座大片《畫皮2》,也有意投資影視后期特效類公司。
此外,香港地區、泰國等一些影視后期制作公司也十分看好國內影視后期制作市場,憑借一條龍服務以及技術、價格優勢在國內后期市場占有一定份額。
張華認為,相對于國內快速發展的電影市場來看,國內影視后期公司3~5年后的趨勢值得期待。尤其是國外大牌影視后期制作公司愁云慘淡同時,恰恰是國內影視后期制作產業的大好機會,一是國內外影視市場發展處于不同階段,國內電影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需要經歷一次好萊塢曾經經歷的趨勢;二是國外人工成本費用過高,而國內則相對較低,這樣會形成產業轉移。
眾所周知,好萊塢是影視后期制作技術的發源地,也是行業的最高技術所在,但目前由于運營成本增加,影視后期產業出現了產業轉移,部分公司倒閉或將公司轉移到了成本較低的地域或國家。據資料顯示,國內的電影后期市場主要是韓國、香港地區以及國內本土的影視后期公司占據,大概的比例為10%、15%、75%。
王璇坦言,伴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影視后期制作的火爆是必然,但與此同時要想賺大錢確實不易,天工異彩首創全流程概念,也算一種嘗試,希望將藝術沾邊的影視產品通過工業化技術手段來量化完成,并最終得到市場認可。“大年初一上映的《大鬧天宮》是已經拍攝多次的老題材,包括美國很多電影公司都在嘗試將中國老故事搬上銀幕,這些大制作電影最終都獲得了不俗的票房,這都是老題材借助新視覺技術不斷獲取新市場影響力的最好例子。” 王璇介紹,運用大量特效的大片《大鬧天宮》票房連連飄紅就是例子。
產業將呈現
松散寡頭狀態
盡管從國內電影市場來看,小成本電影也偶有春天,但總體來看依然是大制作電影的天下。
據介紹,2012年,小成本、中小成本影片數量占據票房TOP100影片的50%以上,這一方面源于近年設備、人工成本的上漲以及進入院線上映影片質量的基本要求,低于1000萬元投資成本的影片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則由于《失戀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等中小影片“以小搏大”的范例作用,尤其是從寧浩《瘋狂的石頭》再到如今的“泰囧”,均以較低成本換來較高投資回報率的影片頻現,帶動了一大批類似影片的拍攝。
但總體看來,大制作電影普遍在票房上擁有更大號召力, 從美國票房前十名和國內票房前十名的對比中可以看到,特效大片將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主要影片類型之一。以美國市場為例,票房超過百億的有兩部,分別為《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而相信上述兩部電影的后期特效都給觀影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市場上,《西游降魔篇》、《畫皮2》、《唐山大地震》和《龍門飛甲》等特效大片也普遍位列票房榜前十。
就國內影視后期制作市場發展趨勢,藝恩咨詢觀點認為,在中國電影市場迅猛增長帶來的后期制作需求作用下,后期制作行業將從當前的自由競爭狀態快速過渡到松散寡頭狀態,將出現4家左右市場份額在10%以上的領跑企業。互補式的兼并將成為完成這一變化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國電影市場迅猛增長帶來的后期制作需求和低人力成本帶來的企業運營成本優勢,將吸引好萊塢特效企業進一步進入中國,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將更多嘗試反向收購海外特效企業。“下一步,我們也會留意相關的并購機會,比如特殊化妝、特殊道具、3D立體拍攝公司都會在考慮范圍之中。” 王璇也介紹說。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簡單收購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比如國內影視公司小馬奔騰曾高調宣布買入著名影視后期制作公司數字王國,但隨后很快出手轉讓。在這個資金、技術、人才高投入的新興文化產業,要想真正玩轉并不簡單。除了電影市場本身外,王璇認為,與當前國內電影制作市場大環境也有關系,比如主流好萊塢大片特效的費用普遍要占到制作成本的1/3以上,而國內目前通常一部影片的后期成本占比僅在20%左右,特效制作成本通常在12%左右,“部分導演更愿意把錢花在邀請大牌明星上。”
創投概念股:魯信創投、張江高科、南京高科、大眾公用、電廣傳媒、四川雙馬、九鼎投資、市北高新。
創投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創投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