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將現世界最大城市群
matthew 2015.10.27 14:08 長株潭概念股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13日在京召開,會議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以有序實現市民化為首要任務,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在湖南,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模式的提出與實踐,正推動著長株潭地區及周邊常德、益陽、岳陽、衡陽、婁底五個市區、乃至整個湖南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并成為中國城鎮化發展和中部崛起的標桿之一,曾被《南方周末》評價為“中國第一個自覺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實驗的案例”。
“3+5”城市群 將構建怎樣的“超級城市”?
長株潭城市群(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動議頗早。早在20世紀50年代,曾有專家提出合并三市為“毛澤東城”的構想,80年代初長株潭經濟區由構想開始轉入理論探索。1997年,湖南成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省級協調機構,開始推進長株潭三市一體化。
湖南省于2005年10月正式公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從城市群發展的途徑提出了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新的具體規劃。該規劃所界定的長株潭城市群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三市市域共2.8萬平方公里,第二層次為規劃的目標區域,即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包括長沙市2893平方公里,湘潭市870平方公里,以及株洲市740平方公里。
2006年11月,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上,時任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報告中提出了“3+5”城市群戰略。即以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為中心,1.5小時通勤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5個省轄市在內的城市聚集區。在原“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環境同治”的基礎上形成“新五同”:交通同網、能源同體、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
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獲批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2年7月16日,正式亮相的《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征求意見稿)描繪了未來新型城鎮化的藍圖。綱要提出構建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的新型城鎮體系。到2015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達到70%,長株潭將作為一個“超級城市”的形態出現,進而帶動全省城市化進程。
為什么是“長株潭”?
“中國經濟第五極”能不能實現?
全國有很多城市群,在中部地區有武漢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等。中部地區到目前為止可能還沒有一個城市群來當龍頭,應該是多元競爭的局面。在這樣的形勢下,長株潭城市群相比較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色:
第一,長株潭是多中心的網絡城市。城市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上海、北京、紐約、倫敦、巴黎的單中心城市群,這種城市群很難避免大城市的難題,不能解決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難創造宜居環境。后來創造了由海牙等20多個中小城市共同構成的城市群,叫做網絡城市。構成網絡城市的目的是因為它沒有辦法跟倫敦、巴黎、紐約競爭。如果這么多的城市構成一個有機群體,構成一個城市群,它就能夠跟倫敦、巴黎、紐約競爭。長株潭城市群恰恰有自己的優勢,長株潭城市群、“3+5”是多中心的網絡城市,從城市效益、空間結構、宜居環境、科學發展角度來看,應該比當中心的城市更能發揮它的效益。
第二,這三個城市都是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的基礎是比較好的。中部地區一直沒有這樣的城市群。
第三,長株潭三個城市的基礎比較好,聯系比較緊密,三個城市在半小時車程的范圍內,“3+5”估計也就一個半小時能解決,而中西部地區過去招商引資最大問題就是產業配套的問題,假如我們形成了“3+5”城市群的話,我們就能夠在一個半小時構筑一個經濟圈,這樣就能夠解決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的產業支撐問題,能夠大規模的集聚產業、集聚要素,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與武漢不一樣,武漢中心力量很強,周邊力量卻比較薄弱。
這些特點構成了長株潭城市群未來發展的優勢。從這三個特點來看,長株潭城市群可以打造生產生態生活協調發展的新城市群典范,長株潭城市群應該可以成為三個典范:一是成為多中心網絡化的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城市群;二是有條件打造成為全國區域科學發展典范;三是有能力打造成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典范。
也因此,有專家認為,假以時日,長株潭城市群或可成就“中國經濟第五極”之勢。
長株潭概念股:博云新材、中聯重科、湖南發展、湘潭電化、三一重工。
長株潭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長株潭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