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研究周報:6.18臨近‚外骨骼機器人關注度提高
matthew 2019.06.04 10:18
指數行情:上周國金機器人指數漲幅1.32%,國金機器人核心20指數漲幅0.85%;年初至今國金機器人指數漲幅23.48%,國金機器人核心20指數漲幅14.67%。
成交量/額:上周國金機器人指數成交量15.48億股(環比-16.93%),成交額160.82億元(環比-21.68%);國金機器人核心20指數成交量4.79億股(環比-6.36%),成交額48.67億元(環比-11.03%)。
核心20個股表現:上周上漲個股13只,下跌個股7只。其中賽騰股份漲幅最高,達到14.69%,主要原因是上周次新股板塊普漲的帶動;今天國際年初至今漲幅最高,達到50.50%。
行業點評
外骨骼機器人的本質是人機耦合的可穿戴式智能結構。原理是將人的智能與外部機械動力裝置的機械能量結合在一起,通過提供力量輔助和智能平臺實現增強人類重物負荷能力、行走運動能力等功能。既實現負重長途行軍和搬運、完成偵察、作戰、運輸等任務,也可以協助軀體力量不足的使用者進行運動和康復,軍用、醫療康復、工業是主要三大下游。
軍事領域:外骨骼機器人的發源地。2000年美國國防部為了增強士兵體能,提高單兵作戰能力,提出了“外骨骼機器人”概念,為穿戴士兵提供保護,并根據人的肢體活動來感應、驅動機械關節執行動作,幫助使用者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負重能力更強。
醫療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的第二大應用領域。醫療領域主要用在中風、偏癱患者的康復理療領域,幫助患者行走康復、提振信心。我國有幾百萬的人群需求,市場空間巨大。外骨骼機器人的規模化主要受制于成本,但成本下降很快,早期日本的外骨骼機器人80萬元/套,幾年時間已經下降到10萬元/套,未來成本繼續下降到幾萬元左右,看好市場爆發。
工業領域:物流搬運是最大應用場景。我國快遞物流持續繁榮,年快遞數量400億件以上,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快遞的分揀、配送均是勞動密集型環節,人力成本高、效率瓶頸成為行業痛點,外骨骼機器人是解決這一痛點的高性價比方案,京東、蘇寧等巨頭均在積極研發輔助搬運的外骨骼機器人且已經開始投入使用。
外骨骼機器人潛在市場空間百億級。根據ABIResearch的研究報告,截至2018年,外骨骼機器人全球出貨量為7000臺,全球硬件收入為1.92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總出貨量將超過91,000,到2028年將達到30.1萬臺,全球收入達到58億美元。
投資建議
克來機電(汽車電子自動化龍頭)、博實股份(石化化工自動化領導者)、埃斯頓(最像發那科的國產機器人巨頭)、中大力德(國產RV減速器龍頭)
風險提示
下游自動化需求不達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國產RV減速器擴張不達預期、國產進口替代不達預期
?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