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周報:5G牌照發放在即‚華為成立智能汽車BU助推車聯網發展
matthew 2019.06.04 14:08
板塊追蹤: 上周通信(申萬)指數收于 2281.20,上漲 2.59%,滬深 300 指數上漲 1.00%,創業板指數上漲 2.76%。各申萬一級行業中, 26 個行業呈現上漲趨勢。從通信行業子板塊來看,專網通信下跌 1.04%,增值運營服務下跌 7.39%,其余 12 個子板塊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通信板塊有 69 家公司上漲, 4 家公司持平, 36 家公司下跌。
行業觀點: 據新華網的報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于近期發放 5G 商用牌照, 意味著大規模投資即將啟動。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對中國 5G 發展的最新洞察,全球 5G 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中國運營商首次處在移動通信發展的最前沿, 5G 網絡建設預計需要超過 1.3 萬億人民幣(約 1920 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與海外實行的頻譜拍賣制度相比, 中國運營商不需要支付高額的頻譜使用費, 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有利于其創新能力的提高, 從而在 5G 競賽中獲得優勢。 從 3G 和 4G 的建設經驗來看, 智能手機是推動用戶采用早期 5G 網絡的關鍵,而商用機型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到 2020 年, 隨著硬件成本降低,運營商推出相關資費計劃以及蘋果 5G 手機的發布, 5G 智能手機銷量將大幅增加。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是促使 5G 牌照提前發放的原因,牌照發放后三大運營商會加快 5G 網絡的建設, 5G手機的開發也會加速以便搶占國內市場。設備商和終端產商將迎來春天,建議關注中興通訊,聞泰科技。上周, 華為宣布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隸屬于 ICT 管理委員會管理, 并指出華為不造車,聚焦 ICT 技術,成為面向汽車的增量 ICT 部件供應商,幫助企業造好車。 此次組織架構的變更彰顯出汽車業務在華為的整個業務版塊之中的戰略地位,以及華為準備變革汽車行業的決心。目前華為提供的基于車聯網的產品包括: 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云服務 Octopus, 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 HUAWEI HiCar 人-車-家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除華為外, BAT 也都不約而同在車聯網領域有所布局, 早在 2015 年前后, BAT 就先后發布了自身車載系統。我們認為, ICT 產業巨頭均進軍汽車領域說明了智能聯網汽車將是未來趨勢,華為在 5G 即將商用的時刻成立智能汽車 BU, 有望借助其在通信網絡設備領域的影響力,從硬件底層實現彎道超車。建議關注車聯網設備公司高新興。
公司推薦: 1. 高新興(300098): 近年來公司致力于由單一的通信運維服務商轉型升級,樹立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聚焦公共安全行業應用,打造大數據運營商的發展戰略。公司成立時主要產品為基站監控設備,通過視頻監控的集成進入安防行業, 目前安防業務體系已經形成五大板塊:通信安防、平安城市、金融安防、鐵路安全和警務系統。公司外延式發展切入物聯網,夯實智慧城市基礎架構。收購中興智聯, 布局電子車牌市場,收購中興物聯,建立“云+端”業務生態體系。 2. 網宿科技(300017): 公司聚焦“ IDC+CDN+云計算+邊緣計算”產業鏈。作為 CDN 龍頭廠商,立足于 CDN 并積極向 IDC 及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延伸。 CDN 方面,網宿科技在 CDN 行業經營多年,長期占據龍頭地位。 IDC 方面,公司將 IDC 業務以增資形式剝離至廈門秦淮子公司,以定制化為突破口,迎合大型互聯網客戶需求。云計算方面,目前公司已實現 CDN 節點的云化改造,推出了全速云系列產品。邊緣計算方面, 公司已逐步將 CDN節點升級為具備存儲、計算、安全功能的邊緣計算節點。 未來公司與運營商的合作將會進一步深化, 移動邊緣計算市場的啟動將推動公司轉型并受益。公司通過建立子公司和收購海外公司的方式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公司已覆蓋幾十個國家及地區,能夠為海外客戶提供豐富的服務。 3.中際旭創(300308.SZ): 2017 年,公司收購蘇州旭創轉型光通信,所面向的主要客戶包括 Google, Amazon,華為,中興等知名國內外公司。蘇州旭創的海歸團隊擁有強大的技術背景, 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并打通了國外互聯網巨頭的渠道,隨著 100G CWDM4 爆款產品的量產,公司成功居于光模塊市場第一梯隊的位置。 公司產品迭代能力強, 能享受產品快速降價之前的紅利, 因此毛利率相較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高。 同時, 蘇州旭創管理,研發和制造均在國內,人力成本具備優勢, 采購規模大,能實現較強上游議價能力。 蘇州旭創目前已經進入互聯網和電信巨頭的供應鏈, 憑借對海外巨頭批量供貨的實力背書, 公司有望在國內市場打開局面。未來隨著 400G 模塊需求的爆發,以及 5G 網絡的開始建設, 公司業務有望上一個新臺階。
風險因素: 技術發展及落地不及預期;行業增速不及預期。
?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