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研究:隆基與通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光伏制造業進入龍頭結盟時代
matthew 2019.06.04 12:07
事件
6 月 3 日,隆基股份與通威股份共同公告,雙方就高純多晶硅及硅片合作事項達成合作意向,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評論
1. 互相參股分享優勢產能盈利, 同時互相承諾采購量以保障核心原材料供應和新建產能消化,雙贏格局清晰。根據協議, 雙方將就通威包頭 5 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和隆基銀川 15GW 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互相參股 30%,并承諾在 2020-2022 年期間, 采購不少于參股項目公司權益產能 2.5 倍的對應產品。早在 2017 年 1 月,通威下屬永祥股份就曾以 1.2 億元入股隆基麗江 5GW 單晶硅棒項目 15%股份,同年 3 月隆基則以 1.8 億元入股通威樂山 5 萬噸多晶硅項目 15%股份,隨后的 2018 年 5 月,隆基與通威進一步簽訂了有效期截止到 2020 年底的 5.5 萬噸多晶硅長期采購合同。兩家公司的戰略合作可謂由來已久,本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無論是投資規模還是合作項目的參股比例都較前次進一步提高,可見雙方過去兩年的合作是愉快且達到預期效果的。截止 2019 年底,隆基將具備 36GW 單晶硅片年產能(年需求多晶硅原料約 12 萬噸),通威則將具備 20GW電池片年產能(其中約 17GW 為單晶電池產能),根據協議規定的“不少于參股權益產能 2.5 倍”的承諾采購量,雙方將在此協議下分別實現 3.75 萬噸多晶硅和 11.25GW 單晶硅片的原材料供應保障,同時自身新建產能的大部分將確保得到消化,雙贏局面清晰。
2. 光伏制造產業鏈形態持續進化, 最好的關系, 是勢均力敵和價值對等, 行業進入合縱連橫的龍頭結盟時代。光伏制造產業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以下幾個不同階段的上下游“分工”: 1)各家企業只做單一環節(由于非充分競爭,各環節盈利都豐厚); 2)全垂直一體化(盈利快速壓縮,產業模式低效); 3)純專業化分工(便于發揮各家企業優勢,但不利于全行業技術進步); 4)通過企業之前戰略合作/互相參股實現“有側重的錯位一體化”。產業鏈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向著更高效的形態進化。由產業鏈各環節最具優勢的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將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競爭消耗和摩擦成本,互相參股的合作形式,也有利于這種合作關系因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礎上而變得更為牢靠,而能夠實現這種平衡且和諧的合作關系的前提,是合作雙方的產業地位勢均力敵與價值對等,且能夠分享對方所在環節的絕對競爭優勢。因此我們認為這種戰略合作形式將更多出現在各子行業龍頭企業之間,而很難在全行業遍地開花。
投資建議
龍頭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雙贏效果清晰;本周 SNEC 上海光伏展期間預計還將有大量合作協議/訂單簽訂、 新產品發布、 上下游價格談判等事件催化劑;國內政策落地后下半年行業景氣回升確定性進一步提升,維持板塊推薦,重點推薦: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大全新能源等。
風險提示
國內政策執行效果不及預期,海外市場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國際貿易環境惡化。
?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