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eap遭“千夫所指” 實際上是對VR行業失望情緒的一次集中宣泄
matthew 2016.12.13 08:07 虛擬現實概念股
Magic Leap近日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導火索是一篇The Information的報道。該報道中,Magic Leap首席執行官Rony Abovitz承認此前公開發布的演示視頻實際上出自一家特效視頻制作公司,目前Magic Leap能夠實現的技術還遠做不到視頻中所展示出的效果。消息一出,舉世嘩然,一時間“造假”、“欺騙”、“謊言“、”泡沫“等刺眼的詞匯充斥了近期各個關于Magic Leap的新聞標題。
但事實上,當初在觀看Magic Leap的視頻時,或許沒有多少人會相信這些視頻所展示的是Magic Leap的技術已經實現的效果,人們在驚嘆視頻所呈現的炫酷功能時,大多數是抱著懷疑與期待參半的態度。
從Magic Leap最初被瘋狂追捧,到如今的墻倒眾人推,實際上是整個VR、AR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Magic Leap在VR、AR概念最為火熱之際,幾乎承載了所有人對未來VR、AR技術的期許和幻想,當發現這樣的愿景離目前的現實依然太過遙遠之時,Magic Leap自然就成為了所有人失望情緒的一個集中宣泄對象。
Magic Leap曾經是VR、AR行業里最神秘莫測的一家公司,同時也被無數人認為是行業中技術最頂尖的公司。外界對其幾乎一無所知,唯一只能通過其官方Youtube頻道不時發布的短視頻來了解這家公司到底在做什么。
通過視頻,外界猜測Magic Leap正在進行的是裸眼增強現實技術的探索,也就是說區別于目前行業中所有廠商,Magic Leap要實現的是在自然光條件下,不需要佩戴任何VR眼鏡設備的情況下,在現實場景中疊加虛擬現實物體,以實現驚人的虛擬與現實融合的效果。
這些酷炫的視頻不僅引來了無數人的驚嘆,也讓Magic Leap成為了正在急切尋找下一個“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者的目標。這些投資者包括谷歌、Anderson Horowitz、摩根士丹利、KPCB等科技行業巨頭和知名投資機構,當然還有來自遙遠中國的阿里巴巴。
在這些機構的追捧下,這家成立至今不到5年的公司很快便躋身“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行列,在C輪由阿里巴巴領投近8億美元后,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4億美元,估值45億美元。
這45億美元,一部分反映了投資者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另一部分則承載了外界幾乎所有的對于VR技術的未來幻想和憧憬:在體育館中,一頭鯨魚能夠從地板中竄出躍向空中,一只小象在手掌中像開花一樣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你面前。
然而,現實卻是,Magic Leap至少目前還遠遠做不到上述這些事情,在The Information的這篇報道中,記者所嘗試的Magic Leap的一款產品,是一個“笨重的頭盔”,并且“用幾根粗線纜連接在臺式電腦上“,所體驗的虛擬現實畫面也時而”模糊“并且”抖動“。
Magic Leap的這款產品看上去并沒有和目前主流的一些VR頭戴設備有任何的差別,甚至顯示效果還不如其他廠商的產品。盡管Abovitz解釋稱,“需要在工程技術方面做出妥協和權衡“,指出這是目前的折衷方案,公司依然沒有放棄實現最終的目標,但這一看上去有些丑陋的殘酷現實與Magic Leap在視頻中所呈現的炫酷技術實在相去甚遠,人們的失望與上當受騙的情緒可以理解。
加重了人們的這種失望情緒的,還有行業發展的不盡人意。2014年,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的這一行業標志性事件,讓外界一度認為VR是智能手機后的下一個“風口”,隨后,微軟、谷歌、三星、英特爾、高通等巨頭紛紛爭先恐后地加入這一領域,行業的爆發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這一切卻并沒有發生,VR行業并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這背后有VR硬件設備的技術局限(體積、重量、性能的平衡,刷新率等)以及VR在內容方面匱乏的原因。進入2016年,盡管仍然有像谷歌這樣強勢推出Daydream的VR平臺以及英特爾宣布Merged Reality(浸入式現實)概念,但整個行業依然不溫不火,人們對VR未來的信心已經開始動搖。
最直觀的感受是VR產品在目前西方購物季的銷售表現,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VR相關產品或許將成為這個購物季中“最讓人失望的產品”,并沒能成為人們在購物季禮物清單中的“主力軍”。
游戲市場研究機構SuperData將索尼PSVR在2016年的預計銷量由此前的260萬臺大幅下調至75萬臺,對谷歌的Daydream VR頭顯的銷量從此前預計的45萬下調至26.1萬。
當然,也有機構對VR市場未來的整體趨勢依然表達了樂觀估計。IDC在今年8月份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0年,增強/虛擬現實產品的全球銷售總額將超過1620億美元,2015至2020年之間的年化增長率為181.3%。
“捧得越高,摔得越慘“,Magic Leap不幸成為了這句話的最新注解,這家曾經被視為行業頂尖的公司如今淪為平庸,這標志著VR技術由神秘而高大上的”神壇“徹底跌入凡間,外界對于VR的一切美好幻想也隨之破碎。或許腳踏實地地去解決目前技術上的瓶頸和障礙,改善用戶體驗和完善內容生態,而不是一味描繪美好、絢麗的未來,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正確途徑。
虛擬現實概念股:水晶光電、聯創光電、歌爾聲學、佳訊飛鴻、暴風科技、樂視網、盈方微、奮達科技、華力創通、愛施德、漢麻產業、利達光電、鳳凰傳媒、凱樂科技、易尚展示、丹邦科技、川大智勝、聯絡互動、奧飛動漫、慈星股份、歐菲光、深天馬A、三安光電、銀河生物、華訊方舟、順網科技、天音控股、華聞傳媒、弘高創意。
虛擬現實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虛擬現實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