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技術黑科技:從增強現實玻璃到智能公路
matthew 2016.10.21 01:14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巨變,電力驅動、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現實。而未來,我們會看到車聯網、傳感器等技術在汽車產品上進一步普及,這些新技術無疑都是為了實現更輕松、更安全的駕駛體驗。那么,我們正在迎來一個怎樣的智能汽車時代呢?不妨先了解一下下面的未來汽車技術。
1. AR(增強現實)擋風玻璃

汽車平視顯示器早在1988年的通用汽車上便已實現,可以帶給駕駛者更直觀的信息顯示,防止交通意外發生。而現在,真正的AR(增強現實)擋風玻璃則成為汽車廠商們的下一個目標。
目前,增強現實技術已經得到長足發展,汽車擋風玻璃便是一個非常具有前景的應用形式。駕駛者可以通過擋風玻璃直接看到疊加的信息,如儀表盤等內容,甚至還有望集成紅外掃描、智能預測等功能,將汽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實時反饋在擋風玻璃上。
2. 生物識別跟蹤驅動
簡單來說,便是汽車內部集成了能夠追蹤駕駛者體征的生物傳感器(比如在方向盤上),包括心率、呼吸等等,如果發現駕駛者身體不適或是過度疲勞,便會發出警告信息,提醒其停車休息。
3. 手勢控制

大眾在其概念車型中提出了一種手勢控制的操作方案,內部傳感器會追蹤用戶手部運動,提供便捷的功能操作,如揮動手掌打開收音機、更換曲目等等,聽上去也是非常有趣的新技術。
4. 智能公路

顯然,智能化的一個標準便在于互聯、溝通,所以與汽車實現溝通的,自然是道路和車輛之間。未來,智能公路上將集成大量傳感器,同時連接到城市無線互聯網中,再作為橋梁實現車與車之間的互聯,以此實現更好的交通疏導、指引、導航等功能。
5. 自我修復
Chin-stroking實驗室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涂料化合物,可在紫外線下發生作用,如果汽車表面出現劃痕,可在陽光下照射數小時后自我修復,這顯然是一個解決汽車微小刮傷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6. 零重力汽車座椅

長時間駕駛對于用戶來說無疑是痛苦的,而NASA與日產公司合作開發的零重力座椅,則有可能改善這個問題。在駕駛者和乘客感到疲勞時,可以觸發其功能體驗到類似宇航員的零重力感覺,以此減輕疲勞。
7. 現代化內飾娛樂系統

汽車內部娛樂系統顯然不僅僅是座椅液晶屏,未來的娛樂系統將更加人性化,比如集成在車窗內部的全景屏幕、視頻游戲、旋轉式座椅等等,都將有效提升車內娛樂系統的應用價值。
8. 自充電汽車及道路

電力驅動汽車的一大問題便是充電,畢竟充電樁不可能無處不在。特斯拉提出的一個新概念非常有意思,即在公路上集成感應式充電車道,汽車可以在行駛時自我充電,解決動力問題。當然,這個概念還需要時間來完善和普及。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