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并購年中盤點:上半年超230億海外并購火熱
stark 2016.07.19 15:22 環保概念股
2015年環保領域并購火爆,今年延續了這一規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不完全統計,上半年環保領域并購額約為230億元。根據宇墨咨詢的統計,2015年環保產業共發生103起并購交易,交易額累計約為447億元。
交易額與去年持平,不過海外并購愈加火爆。136億元的海外并購交易額超過了上半年總并購額的1/2,也是去年海外并購總交易額51億元的2.7倍。
不過,136億元中105億元由一起海外并購案貢獻。2月,北京控股(00392.HK)以14.4億歐元的代價拿下德國廢物能源利用公司EEW,交易額之高令業內咋舌。
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國內環保企業實力越發強勁,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增長的大環境下,未來海外并購額和案例數將逐年增長。
與去年相比,借著“土十條”政策紅利,還出現了針對土壤監測的并購案。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公布后不久,蘇交科(300284.SZ)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并擬通過該公司以合并方式收購全球最大環境檢測公司TestAmerica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LC(以下簡稱“TestAmerica”)100%股權。
小額并購占近一半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半年,環保并購案例約49起,涉及交易金額超230億元。
國內最大一起并購案在北京控股和北京發展(00154.HK)之間誕生。3月,北京發展發布公告稱,以18.5億元的價格向母公司北京控股購買資產,分別是GSWM全部已發行股本、湖南衡興65%股權、北控文昌的100%股權、哈爾濱市雙琦的80%股權和北控沐陽的100%股權。這些公司都擁有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其中湖南衡興運營有害及醫療垃圾焚燒項目。
2014年,該公司相繼收購了位于山東泰安及湖南常德兩個運營中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還于年底簽署了北京市海淀區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特許經營協議,三個項目合計垃圾處理能力為4500噸/日。此次將母公司的五個項目收入囊中后,北京發展的市政垃圾處理項目數將達到8個,運營規模約9000噸/日。
北京發展表示,將一直致力于挖掘相關行業的并購機遇,以鞏固及提高公司在固廢處理行業的地位,占領市場份額,形成規模效應。該公司董事會還建議,將公司名稱由“北京發展(香港)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控股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因此,業內人士猜測,母公司北京控股或許還會將更多的固廢業務注入北京發展。
除此之外,記者梳理并購案例發現,交易額不足1億元的并購案約22起,占總交易數量的45%。
1月份首創環境(03989.HK)與北京藍潔利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舉行股權合作簽字儀式,首創環境將收購后者29%股權,并逐步實現控股。收購后,首創環境將獲得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頒發的從事危廢運輸經營的資質,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危廢運輸業務。該危廢運輸項目收購及改造總投資約為800萬元人民幣,是首創環境投運的第一個危廢運輸項目。
5月份,廣西博世科(300422.SZ)以3024萬元的較低代價整體接收廣西省環科院環評相關資質、員工以及資產。據悉,博世科是環評業務與環保管理部門脫鉤之后,首家向脫鉤企業伸出橄欖枝的上市公司。
對此,宇墨咨詢研究總監史方標分析稱,這個現象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并購的主體從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延伸到了中小型企業;另一方面,技術型標的公司的受歡迎度也有提升,因此一些小型的、有技術特點的企業也成為了并購的熱門標的。
外來并購者多為民企
去年,一批國有非環保企業通過并購進軍環保領域,今年仍有類似案例出現。
6月22日晚,新三板的凱天環保(835815)發布公告稱,湖南航天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股東轉讓和定增認購的方式,以7.3753億元獲得凱天環保43.67%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公告顯示,湖南航天控股股東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后者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整體來說,今年上半年,來自非環保領域的并購方則多為民企。
2月,新三板公司南瓷股份(835332)發布公告稱,擬出資2700萬元收購江蘇優拿大環保公司100%股權。南瓷股份是絕緣材料生產商,而標的公司主營船舶尾氣處理。
6月,誠志股份(000990.SZ)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的方式,以3.22億元的代價獲得安徽寶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權。前者主營生命科技、液晶材料、醫藥化工、醫療服務,后者從事機動車尾氣激光遙感監測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
誠志股份稱,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提升以及國家對環保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寶龍環保的業務未來發展前景較好。同時,寶龍環保的產品和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化工園區的環境檢測和服務,可以在公司進入清潔能源利用領域后為化工園區提供綜合服務起到良好的戰略協同及支撐作用。
從細分領域來看,水和固廢依然是并購案最多的領域。
因“土十條”政策紅利,出現了兩起針對土壤領域的并購。5月,杰瑞股份(002353.SZ)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1812.5萬元收購四川省華夏彩云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收購后,杰瑞股份將獲得土壤修復等環保工程業務的資質。
6月初,蘇交科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美國子公司以合并方式收購全球最大環境檢測公司TestAmerica的100%股權。
對此,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細分領域搶熱點是正常的。史方標也表示,新興市場的環境逐漸成熟,肯定會催生出并購投資,這并不意外,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多。
海外并購更加火爆
2015年,環保領域海外并購大增長,15起并購案累計交易額達51億元。而今年上半年,海外并購額就已達136億元,是去年全年的近三倍。
今年海外收購增長如此迅猛,史方標分析,一方面這是環保企業成長壯大的一個內生現象,另一方面也受海外投資增長的大趨勢影響。他預測,環保領域海外并購的數量和交易額應該還會逐年穩定增長。
8起海外并購交易中,3起出現在環境監測領域,2起出現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2起出現在水處理行業,還有1起為金屬再生領域。
從收購方的企業性質劃分,薛濤發現,國企投資類公司國際并購尋求的是類似的資本運營類項目,例如北京控股收購EEW.
北京控股2月發布公告稱,以14.4億歐元的價格拿下德國廢物能源利用公司EEW。標的公司是德國乃至歐洲唯一一家專注于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運營著德國及周邊國家的18個垃圾焚燒發電廠,2015年垃圾處理量近440萬噸,在德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占有率17%,排名第一。
如此高的并購額曾令業界咋舌。贊同者認為北京控股這筆交易“買到就是賺到”,從投資角度來說,歐洲環保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熟,企業收益幾乎沒有波動,非常穩定,資產回報風險小、可預見性高。而反對者認為,收購價格相當于EEW市盈率22倍,市凈率3.2倍,價格過高。另外,EEW本質上來說是運營公司,沒有核心技術。而要引入運營管理經驗難度不小,商業模式也無法吸收。
民企上市公司則偏好技術類公司。例如,天翔環境(300362.SZ)擬以2.05億歐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收購德國貝爾芬格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雪迪龍(002658.SZ)通過英國子公司415萬歐元(約合3072萬元)收購比利時工業氣體檢測器生產公司ORTHODYNES.A.
環保概念股:三維絲、科融環境、雪浪環境、科林環保、先河環保、清新環境、國禎環保、創業環保、中材節能、博世科、中電環保、龍凈環保、菲達環保、煙臺萬華、雙良節能。
環保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環保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