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一天你會給孩子買一個機器人 是一個玩具同時也是一個生產工具
matthew 2015.11.14 22:27 機器人概念股
雙11買買買的高潮已經過了,接下來是等等等。要說消費額一年高過一年,但消費多了就等于消費升級嗎?不一定。
所以,這個時候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消費升級拉動產業升級,有特殊意義。李克強總理要求,“圍繞消費新需求,創新消費品等相關產業和服務業供給,能夠豐富群眾生活、釋放內需潛力、彌補民生短板、推動工業升級和產品質量提升。”
消費和投資再加外貿出口,這是GDP的三塊,但一般人很容易搞混,換個理解方式就簡單了,我試著給大家翻譯一下。
你我都是勞動力,但要沒工作那只能是浪費掉的勞動力,好了現在我們都有工作,進了兩個公司,我的公司利用各種生產材料生產一種機器,你的公司剛好買下我生產的機器來生產兒童玩具,生產出來的玩具賣給我們自己的孩子,當然還有更多玩具賣給美國人的孩子。我生產的是投資品機器,你生產的是消費品玩具,你老板買我的機器叫做投資,我孩子買你的玩具叫做消費,你賣給美國孩子的玩具叫出口。
這里忽略了我們還要吃飯、還要住樓、還要讓車跑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大家都講這些過剩了,所以我就假設我和你生產的這款玩具就是總理口中的新需求,創新的消費品,消費升級。
就這個例子,其實繼續分析下去可以沒完沒了。我們生產工具和生產玩具,都要花費你我的工作時間,我們的時間是資源;同時,都要花費生產材料,如我們都需要塑料,那么這是化工產品,其實就是石油里搞出來的。
那么,我們立馬就會遇到一個高大上的經濟學“本體論”選擇,我們的時間和石油怎么分配,是生產更多的消費品還是生產更多的投資品,生產投資品如工具可以提高今后的生產效率,讓我們以后更快更好地生產更多消費品,但現在生產消費品可以讓我們現在滿足消費,而不是延遲到以后。
現在問題大家都知道了,我們投資太多了,消費品不夠,我們整體的大生產出了結構問題。所以,大家還是要工作,但更多的時間需要投入到消費品生產上去,然后我們就買買買吧。按道理說,我們一買買買,我們的工作保住了,收入也提高了,整個社會資源又一次被充分利用了。GDP繼續中高速增長,生產效率越來越高,因為我們在使用更加創新的生產方式生產更多的創新性產品。
很美妙的事情,這些都是合理的邏輯,但是難就難在這個你我的工作轉化上。我原來是生產工具的,現在你要我去生產玩具,我不會啊。我的老板也是這樣,他最大的資產是他的工廠,但是他的工廠是生產工具的,現在這些工具太多了,廠子經營不下去了得關掉,他的工人們就要失業。你說大家可以一起轉型,去生產玩具啊!沒錯,可是工具廠一天能變成玩具廠嗎?
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了,對于中國經濟而言,轉型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并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的事情,那些只在理論上叫喊砍掉投資加大消費的專家和學者們是多么的理想化,他們也知道轉型是痛苦的,知道有大批人需要轉崗甚至是失業,他們認為這是必然要付出的代價,但是他們自己不需要體會這種痛苦,而政策的制定者不是經濟學家,他們需要考慮到社會的承受能力和轉型的力度以及可能性。
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平衡,在投資和消費的轉化中不讓失業成為大問題是第一位的,失業才是對生產資源最大的浪費,勞動力以及勞動力的創新能力才是GDP的增長之源;所以消費要升級,投資也得力保。
其實,生產玩具的企業升級,可以是生產孩子更喜歡的玩具,創造父母們買買買的新需求,生產工具的企業升級,可以是為玩具廠提供新的生產設備,如生產機器人,或者干脆生產機器人玩具。
有一天,我大概會給孩子買一個機器人,這是一個玩具,同時也許能是一個生產工具。在那個比方里,你和我的兩家公司就消費和投資不分彼此了。
機器人概念股:林州重機、海倫哲、華中數控、藍英裝備、華昌達、佳士科技、新時達、匯川技術、上海機電、天奇股份、工大高新、博實股份、海倫哲、三豐智能、南通科技、機器人、亞威股份、永創智能、東杰智能。
機器人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機器人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