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業布局5G發展 期待實現“萬物互聯”
matthew 2016.07.04 16:43 5G概念股
日前,由我國5G推進組聯合歐盟、韓國、日本和美國共同主辦的第一屆全球5G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5G的腳步越走越近了。此次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已為5G發展做好準備,將全面推進5G研發工作。
據了解,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于4G,5G技術帶來的是全新體驗。在網速方面,5G是4G網速的12倍以上,連接物體數量也大為增加。在未來5G生活里,人們或許可以像電影里那樣享受到高效數據傳輸及自動化帶來的便利。
近期以來,有關5G的話題熱度持續不減。“曾經,移動電話和短信的出現讓人興奮不已,在地鐵或公交車里掏出彩屏手機玩游戲會被投以羨慕的眼光。而在5G時代,我們的生活又將會有什么新變化,我們拭目以待。”網民“小蘇蘇寶”說。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曾表示,移動通信已不再是個人普通消費的終端,它是工作平臺、生活平臺。“例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視頻、三維視頻等,這些新需求毫無疑問需要新技術去滿足,包括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制造,5G可以作為這些的基礎設施。”
而放眼全球,近年來,5G通信技術的革新已見端倪,各大電信強國正提前布局、抓緊研發,世界主流通信運營商和制造商期望在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
記者了解到,早在4G技術剛剛研發成功還未廣泛商用之時,歐盟就投資總額達2700萬歐元啟動了《構建2020年信息社會的無線移動通信關鍵技術》的項目。近年來歐盟不斷加大5G研發支持力度,啟動多個5G重大項目,研發經費超過14億歐元,并計劃2018年開展5G技術試驗。
在日韓等國,5G技術也在加速推進:韓國已發布5G國家戰略,擬投入15億美元研發資金,計劃在2018年冬奧會開展5G預商用試驗,日本則計劃在2020年奧運會前提供5G商用服務。
一些專家表示,隨著5G時代的逐步到來,未來我國發展5G產業將踏上快車道,但就產業發展而言,仍面臨著不少實際困難。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等專家指出,從我國5G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系統技術來看,無論是基站還是終端發展都不錯,但是某一環節的縱向細分產業鏈實力仍有待提高,整體實力還比較薄弱,關注度也不夠。
有分析還指出,就頻譜資源而言,目前我國用于5G的頻譜資源還不夠豐富和優質,若被動接受他國頻譜方案,不僅會影響到產業推進速度,也會增加國內頻譜資源協調難度。
“隨著各國搶先開臺,采用的頻段各不相同時,漫游費用若是談不攏、各家從業者搶著當領導者,如此裝置的漫游就會發生問題,若是芯片支援每個被使用的頻段,則不僅成本會很高,功耗也會提升。”羅德史瓦茲(R&S)應用工程支援部經理林志龍說。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上述相關問題,在多國發力競爭背景下,未來我國需進一步加強研發水平,充分利用用戶規模優勢,力爭引領全球5G標準與產業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我國在5G產業發展的現有成就在輿論上已獲得普遍認可。不少網民反映,中國在5G領域的領先地位幾乎已經確定。首先,在5G標準制定上,5G推進組已經成為僅次于歐洲METIS、5GPP的聯合的標準組織;其次,在商用進程上,中、日、韓首先站在同一領跑梯隊;第三,中國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華為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運營商,中興是第五大。這種情況下發展5G,投資實力無疑會加速研發步伐。
與此同時,我國還有著其他國家不具有的優勢,如龐大的用戶規模。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基站的規模數超過了200萬個,用戶數突破了5億人,而且中國還有近半數的人口沒有成為網民,孕育著巨大的應用需求和發展的潛力,為加快步入5G時代奠定了基礎。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著手開展5G研發的初期,我國產業鏈各環節尤其是縱向細分領域的企業應當積極介入,共同推動5G技術標準研究,通過5G的標準和產業的研究,能夠在核心器件取得突破,擺脫核心器件對外依賴的局面。保障我國產業在未來5G標準體系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業內領先、率先示范方面,我國需要在進度上領先,率先啟動技術實驗,提升國際影響力,做好頻譜的提前規劃和發布、保證技術的先進性和完整性。”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陳山枝說。
5G概念股:烽火通信、天源迪科、億陽通信、金信諾、盛路通信、梅泰諾、長江通信、宜通世紀、三維通信。
5G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5G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