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設立贛江新區 定位長江經濟帶重要支點
stark 2016.06.21 09:01 長江經濟帶概念股
6月14日,國務院批復設立江西贛江新區。這意味著贛江新區的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成為全國第18個、中部地區第二個國家級新區。
對于此次獲批的贛江新區,國務院在批復中指出,贛江新區建設,要以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為引領,著力推動緊湊集約高效綠色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江西贛江新區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點。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認為,這將對江西的體制機制創新、對外平臺打造和城鎮化發展等方面帶來利好。
“江西以往缺乏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贛江新區的獲批,將會給江西帶來相關的制度創新,并對江西的城鎮化推進、昌九一體化和環鄱陽湖城市群建設起到推動作用,有利于江西建立開放型的經濟。”麻智輝表示。
打造區域增長極
根據國務院批復,江西贛江新區范圍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區、新建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65平方公里。
據了解,“贛江新區”之間一直叫做“昌九新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江西方面首次透露,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意見,“昌九新區”改名為“贛江新區”申報。
根據江西此前規劃,昌九新區是以昌九工業走廊、濱湖生態廊道、昌九新型城鎮帶和昌北、臨空、永修、共青4個組團為重點。
有當地知情人士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后獲批的范圍并不會特別大,為了防止土地浪費和不合理使用。
從江西省2015年的經濟發展數據來看,南昌和九江兩地的GDP占全省總量的35.3%。因此,南昌和九江地區的一體化發展,一直是江西戰略制定的重要考量。
今年4月19日,江西省政府開放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蘇區辦負責人謝寶河曾表示,江西省將爭取國家盡快批復贛江新區,迅速啟動新區規劃,盡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引導高端要素集聚,努力把贛江新區打造成對接國家戰略的重大平臺和引領全省發展升級的強大引擎。
麻智輝也認為,贛江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后,將成為江西重要的發展平臺和重要的區域發展增長極。其中,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都是江西積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此外,在麻智輝看來,贛江新區還有一個特色,即發揮江西的綠色生態優勢,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進行實踐和探索,這將為其他國家級新區起到借鑒作用。
中部各地積極謀劃
公開消息顯示,中部地區的武漢長江新區、安徽濱湖新區、河南鄭東新區等地均在積極申報國家級新區。至今,僅有湖南湘江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獲批。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認為,湖南和江西之所以能率先獲批,因為兩地規劃的時間較早。對于湖北,“并非因為武漢實力不夠,我認為武漢有后發優勢,因為武漢的創新實力很強。”
而從安徽來看,近兩年來,安徽省層面推動濱湖新區升級為國家級新區的步伐在加快。在全國兩會等多個重要場合,濱湖新區一直成為安徽重點推薦的區域之一。
不過,隨著國家級新區的不斷擴容,學界的一個共識是,國家級新區不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
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在國家級平臺的助力下,關鍵是最大程度發揮地方的資源要素整合作用,形成各地的特色產業。
目前,同處中三角的湘江新區發展速度很快。根據《湖南湘江新區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顯示,近5年來,湘江新區保持了13%的年均經濟增速,經濟總量占長沙市的30%、湖南省的8%。
而在產業打造方面,《規劃》顯示,湘江新區擁有3個國家級園區和2個省級園區,形成了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集群,是中部地區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平臺初具規模,重大服務業項目加速聚集,具備了大規模集聚人口和產業的基礎條件。
對于中部這兩大國家級新區如何聯動,麻智輝認為,江西和湖南作為中三角中的兩方,在產業發展等方面應該是合作大于競爭,形成互動互補的關系,共同帶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例如,在家電制造和汽車產業等方面,兩省可以進行資源對接。
長江經濟帶概念股:上海建工、上港集團、南京港、重慶港九、皖江物流、宜昌交運、江西長運、保稅科技、四川路橋、三峽水利、華新水泥、金科股份、東湖高新、武漢控股、重慶水務。
長江經濟帶概念股
那么問題來了:最值得配置的長江經濟帶概念股是哪只?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
申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在概念股網 http://www.lindenar-group.com/ 上發表,為其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